武漢桐湖:守護河清水碧 繪就生態名片
豐茂的濕地水草爬滿萬畝桐湖外灘,成群的魚蝦在流水里隨意穿梭,優質的棲息環境也吸引了赤麻鴨、鳳頭??、鸕鶿、須浮鷗、水雉、白鷺等鳥類來此安營扎寨、繁衍生息……如今,位于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的桐湖已成為市民休閑放松,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好去處。
近年來,蔡甸區大力推進水域水污染防治、水環境治理工作,隨著濕地生態系統的逐步恢復,桐湖呈現出山青水秀、林茂田豐、湖凈草綠的壯美景象。
桐湖濕地水清岸綠。人民網記者 張沛攝
成立河湖濕地保護站
桐湖一帶水域舊稱“太白湖”,是多年來一直保持較好水質的郊野型湖泊。桐湖轄區內耕地、水域、山林及外灘各占四分之一,讓秀麗的田園山水風光與充滿了水鄉情調的濕地景觀,在這里交融。
在桐湖,時常會看到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巡湖人,他們是由武漢市十佳民間河湖長王慶永組建的生態保護志愿服務隊,目前已有30余名志愿者。一萬多畝湖泊,30多公里岸線,這支志愿服務隊一周至少轉一圈。
為形成常態化的生態管護和生態修復機制,桐湖辦事處成立5個河湖濕地保護站。依托公共用房與閑置建筑建起的保護站,解決了河湖保護“打游擊”“居無定所”的問題,為街村河湖長、民間河湖長、河湖保潔員、環保志愿者等工作力量建起了溫暖的“家”。
同時,結合基層河湖工作經驗,制定并實施湖泊水質保證金、湖岸保潔保證金等制度,協定依據水質考核情況實行對應獎懲措施。
2022年,桐湖各級河湖長嚴格落實巡湖督查工作要求,巡湖率實現100%。街村兩級共18名河湖長累計巡查河湖600余次,發現各類環境問題150余處,發動1000余名群眾參與共同守護碧水清流、締造宜居環境。
整治農村人居環境
桐湖位于蔡甸偏遠湖區,農村生產與生活污水曾是桐湖地區水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。治水先治岸,為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,桐湖著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,多措并舉開展水污染源頭綜合治理。
2017年,桐湖辦事處啟動村灣污水整治工程,新建農村污水處理池13個,有效解決農村生活污水橫流的現象。2020年,桐湖集鎮新建污水處理廠1座,全面接入集鎮污水入戶管網,為集鎮污水排放穩定達標提供了有力保障。2021年,桐湖辦事處在蔡甸區成功創建“無旱廁鄉鎮”,實現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。2022年,桐湖特種水產養殖基地新建占地約40畝的尾水回收治理系統,全面接通千畝精養魚池,實現全基地養殖尾水零污染排放。
同時,桐湖辦事處累計投入資金近2000萬元對轄區1萬余畝農業生產用地進行高標準改造,在平整地塊的同時全面完善生產道路、排灌溝渠、田間電線等農業基礎設施,農業生產環境顯著改善。
持續擦亮生態招牌
經過治理,桐湖濕地山水林田湖草得到全面保護,生態優勢逐步顯現,形成“春游美麗草甸、夏觀百鳥爭鳴、秋賞紅蓼花海、冬品美味湖魚”的四季風貌。
8月15日全國生態日,湖北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桐湖基地、武漢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桐湖基地揭牌。蔡甸區生態環境分局黨組成員、總工程師莊光朝介紹,該基地揭牌后主要發揮生態環境的宣傳、科普和大眾化傳播作用,增強全民愛護環境、珍愛濕地意識。
依托宣教基地,桐湖還將開展濕地鳥類觀測、長江支流水文觀測、生物多樣性體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,拓展濕地觀察哨所、生態文化創作基地、青少年生態活動中心等多種功能,促進生態事業發展壯大。
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以山水、文化為突破口,桐湖積極培育發展鄉村旅游、生態漁業等各類生態產業,持續擦亮生態招牌,夯實鄉村振興基礎。香妃浣紗、香妃垂釣……7個香妃主題驛站串珠成景,香爐塔、護江亭、擷珠亭、龍門橋等十余處文旅景點配套建成,有效串聯湖泊濕地等自然景觀,吸引武漢周邊地市一批批游客來領略桐湖獨特風光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